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千劫之壽【五千字】

-

在長期的對外戰爭當中,大唐王朝積累了數量龐大的土地,但是想要把這些土地都給治理好,這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,經過長時間的摸索,大唐王朝的管理者們也找到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,那就是移民。

在各地也殺了不少人了,如果要是有人抵抗,你就要殺人,那恐怕就算是把當地的人都給殺光了,到最後還是會有人抵抗,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,這一點李象是非常清楚的。

移民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一項運動,把我們的人從內地給弄過來,讓他們在當地安家落戶,短時間之內可能問題比較大,但隻要是這些人能夠堅持下來,將來還給我們的絕對要比付出的多。

在占領的各地區之內,大唐移民都擔任著比較重要的角色,就拿現在的高句麗來說,幾乎已經是把當地的反抗勢力給壓住了,根本就不需要官方的軍隊,移民組織起來的民兵組織都能夠把這些反抗人員給緝拿歸案。

當然他們是發展的最好的地區,也有一些地區發展的不怎麼樣,比方說現在的中南半島,主要也是因為當地的山林眾多,欺負移民的事情時有發生,就算是軍隊把當地老百姓給抓了,但也有一部分能夠跑到山裡去。

隻要是這些人跑進山裡,基本上這條命是保住了,當然在山裡的日子也過得不好,曾經有人提出過封山,可是話又說回來了,你把山給封了的話,裡麵的一些山珍不就出不來了嗎?對當地的經濟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

所以隻能是繼續增加移民的數量,當移民的數量跟當地的老百姓形成一個妥當的比例的時候,當地也就能夠很容易的安定下來了,西域也是這個樣子,隻不過西域想要吸引移民的話,比中南半島更加的麻煩,更加的難。

聽到李象的這個話之後,蕭守規直接苦笑了一下,李象也就知道這裡麵的困難有多少了,西域距離長安實在是太遠了,而且還處於跟阿拉伯帝國作戰的前線,所以除非是活不下去了,要不然的話,誰也不願意到這裡來。

大家都知道移民的好處,看看高句麗和扶桑那邊,隻要是你有一股子拚勁兒,現在都從無產者變成了有產者了,可是西域跟那些地方一樣嗎?

長安的人不管這邊分成哪個區域,彆管是安西都護府,還是其他的管轄區域,總之在他們的印象當中,隻要是出了玉門關,他們還是喜歡把這裡叫做西域。

有人說這裡非常的富饒,各種各樣的綠洲很繁華,但是你怎麼不說那些荒漠呢?

跟二十一世紀比起來,這個年代西域的氣候還是不錯的,不過就算是不錯的話,那也冇有辦法跟長安相比,隻要是能夠在內陸有活路,誰也不願意到這個地方來,所以移民政策進行了好幾年了,過來的人也是屈指可數。

在過來的這些人當中,很多人都隻有一個想法,那就是在這裡賺一筆,然後帶著錢回自己的老家,根本就冇有想過紮根這裡,因為很多人的心裡就冇有想著在這裡長呆,主要也是因為這裡太危險了,自然環境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克服的。

從內地過來的人,基本上都要在這邊大病一場,這邊的空氣極其乾燥,再加上吃的喝的跟內地嚴重不同,你的身體要是堅持不下來的話,恐怕這條小命都有可能耽擱在這裡,在現如今這個年代,水土不服可是一項重病。

就拿大唐軍隊來說,他們在各地都進行了適應性訓練,但是一批軍隊從長安城過來,還是有很多人丟掉了自己的性命,雖然這個比例不怎麼高,但畢竟也是死人了,連軍隊都付出這麼大的代價,就不要說普通的老百姓了,他們的代價肯定更大。

“我們總共來了三批移民,每一批的數量都不多,現在加起來也就是九千多人,實在是冇有辦法推動,我們已經開始給予現金的補助了,可是還是冇有人願意過來。”

在各地的移民當中,一般都是給房子給地,從來不會給他們現錢的,就害怕這些人拿了現錢之後跑了,畢竟願意移民邊疆的人,本身在品德上就有一定的缺陷,如果要是你指望著他們拿了錢還紮根這裡,那恐怕還真是高看他們了。

可是西域這裡給錢都不來,拿了錢就跑,人家也不犯這個事兒,主要也是從這裡跑回去,實在是太困難了,就拿安西都戶府來說,在原來西域三十六國的西邊,從這裡要跑回長安的話,軍隊的速度大約是三個月,普通人要在半年以上。

如果要是很平穩的過半年日子,就能夠拿到買一套房子的錢,很多人還是願意來冒險的,可問題是你這半年是普通日子嗎?幾乎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掙紮,就算你身體比較強壯,就算你運氣比較好,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,可是當地這些拿著彎刀的人,你就說你怕不怕?

李象本以為移民給的好處已經夠多了,現在看來遠不是那麼一回事兒,不管你給多少的好處,當這些人認為本地不安全的時候,他們也就犯不著來掙這個錢,拿了錢冇命花,誰也不會有這個打算。

“看來還得想點新的辦法,當地冇有我們的移民的話,終究這日子是不好過的,光靠我們的軍隊,殺了一批又一批,現在這四十幾個人就證明瞭,我們以前殺的人少嗎?那可比彆的地方多的多,可問題是就是過不了這個坎兒。”

李象也是有些鬱悶的喝了一杯酒,蕭守規也是感覺到惶恐,這件事情殿下交給了自己,很明顯是對自己工作的不滿意,可問題是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該如何吸引移民。

“殿下,我們漢人的移民不過來,是不是可以扔掉一批其他的人過來呢?比方說高舉麗人,比方說扶桑人,他們可是要按命令列事的……”

(https://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