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1章蔡家,淵源

-

趙三峰見楊冬一臉堅定,便知道自己多說無益。

索性便長歎一聲,無奈道:

“既然楊公心意已定,我等也無話可說。隻是這蔡家可不簡單,還請楊公多加小心。”

明修同樣嚴肅的點了點頭,開口道:

“論勢力,明家與蔡家差距頗大。蔡家乃是江南綿延最悠久的家族,足足有七百餘載。”

“不僅如此,蔡家與另外三大家族的關係,都極為複雜。如果楊公您執意要對蔡家出手,恐怕會麵對另外那些大家族插手的情況。”

楊冬眉毛一挑,繼續問道:

“你們不是說,四大家族之前各懷心思麽?怎麽到了蔡家這裏,情況卻又變了呢?”

“楊公您有所不知,這蔡家的情況,十分特殊。”

明修清了清喉嚨,為楊冬講述起蔡家的曆史。

江南的蔡家,乃是整個江南最古老的家族,據說橫跨了兩個朝代,足足有七百餘年的曆史。

而蔡家之所以能綿延這麽久,除了家族本身人才輩出之外,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,就是蔡家乃是江南唯一一個女子當家的豪門望族。

由於是女子當家,因此蔡家女的地位,要遠遠高於其他家族的女子。蔡家也願意將家中的女子,嫁到另外三大家族之中。

而蔡家女如此吃香,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凡是外嫁的蔡家女,都會一心一意的幫助自己夫家,並且同蔡家斷絕任何來往。

這些蔡家女,本身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且智商在線。嫁人的時候,更是優中選優,要經曆蔡家嚴格的考覈。因此很多時候,她們的能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夫君。

另外三大家族在曆史上,也遇到過極為艱難的時候。

而往往這個時候,蔡家女就會主動站出來,扛起大梁,力挽狂瀾。

因此可以好不誇張的說,如今除了新晉的明家之外,另外的盧、燕兩家家主身上,都流淌著蔡家的血液。

甚至江南一些勢力中小的家族,基本上都會有蔡家女的身影。

聽到明修講的這些,楊冬不由微微蹙眉。

“依你所言,得罪了蔡家,基本上就是得罪了江南地區的豪門大族?”

“楊公可以這麽理解。”

明修晃了晃腦袋,繼續道:

“所以即便是對南疆血玉癡迷到近乎瘋狂的血玉盟,也絲毫不敢打蔡家的主意。”

“楊公您初來乍到,冇必要得罪蔡家。”

“多謝提醒。”

楊冬罕見的,朝著明修拱了拱手。

明修瞬間受寵若驚,趕忙還了一禮。他似乎是在盤算什麽,猶豫了一下之後,咬了咬牙道:

“楊公若是需要個政績回去交差,犯不著招惹蔡家。”

“若是實在不行,大不了下官豁出去這張臉皮,去明家尋一些幫助。”

“以下官的輩分,明家那些小輩,多多少少會給些麵子。”

趙三峰一聽這話,臉都要綠了。

這個明修,做人不厚道啊!

竟然當著自己的麵,主動在楊冬麵前刷好感。

不行,自己不能居於人下!

想到這兒,趙三峰幾乎是立刻開口道:

“楊公若是需要,下官倒是也認識些富商大賈,想來他們對於楊公麵臨的困境,是願意施以援手的。”

楊冬看著這倆一心想在自己麵前刷好感的老傢夥,嘴角微微上揚。

“你們不必擔憂,此事本公自有決斷。”

“不過,本公倒是很想會會這個蔡家!”

此言一出,趙三峰和明修都驚呆了。

明明都已經說的這麽清楚了,楊公怎麽就如此不聽勸呢?

罷了,反正該勸的都已經勸過了。

楊公不聽,他們能有什麽辦法?

見到二人滿臉落寞,楊冬卻是忽然開口道:

“放心吧,本公既然來了江南,便已經做好了準備。”

“你二人今日的表現,我一定會如實稟明聖上。”

此言一出,原本落寞的二人,臉上瞬間寫滿了喜悅。

如今的他們,日子可不好過。

冇了那些商賈們的孝敬,他們的生活水平,下降了可不隻是一個檔次。

但西廠的廠公——楊冬就坐鎮吳州城,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,做犯忌諱的事兒?

不過,若是能得到陛下的賞賜,一切就都值得了。

趙三峰想的是,陛下最好能將他,調離江南四州這片鬼地方,哪怕是去已經被占據了小半的幽州當主官,他也不想蝸居於此。

而明修想的,似乎更複雜一些。他與明家的關係,也斷然不可能如表現出的那般,完全割裂開來。

但是名家需要一位州府主官,如今最有希望的,就是明修。

“楊公,既然您心意已定,我等便也不再多勸。”

“但是……楊公去宣州時,要不要見見這位蔡家的家主呢?”

直接打明牌麽?

楊冬揉了揉眉心,忽然發覺這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若是蔡家識相,這件事便容易很多。

可若是蔡家不識相的話,楊冬也不介意趁機收拾他們一波。

想到這兒,他果斷點了點頭,

“見一麵談談,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”

明修立刻點點頭,排著胸脯保證道:

“楊公放心,此事交給下官便是。”

說完,他茶也不喝了,直接站起身子,朝府衙外走去。

見他的身影逐漸遠去,趙三峰的臉頰上,卻是浮現出一抹嚴肅之色。

他一臉嚴肅的望向楊冬,開口問道:

“楊公,您當真信任明修麽?”

“信或不信,對於本公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在本公眼中,到底有冇有價值。”

“明家是江南的明家,還是大周的明家。這得他們自己選才行。”

趙三峰聞言,深深看了楊冬一眼。

幾次的接觸下來,他發現這個年輕人心思很深,

很多時候,就連他自己也摸不準楊冬下一步,到底要做什麽。

不過,身為一個宦海浮沉多年的老油條,趙三峰並未再繼續糾結這個話題,而是大大方方的開口道:

“楊公,可是要讓下官調動一些軍士過來?”

“江南的軍士不堪大用,洛州的軍士倒是值得信任。隻是……那位於統領,似乎不好說話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