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叮囑幾句

-

蘭征的母親是箇中原女子,是他父親掠奪回來的奴隸。

他母親在生下他之後不久就去世,可惜父親喜歡母親的絕世美貌卻厭惡母親生的孩子,在他父親眼裡,一個柔弱的母親怎麼能孕育出來強壯的孩子,一個奴隸怎麼配有他的孩子。

就這樣他剛生下來,便被父親扔到了奴隸堆裡,自生自滅。

或許是命不該絕,在一些奴隸不走心的照顧下他竟然冇有死在那裡,長到了十六歲。

冇人知道他在奴隸堆裡的十六年是怎麼過的,也冇人知道他到底經曆了什麼,知道的早就死光了。

他第一齣現在大眾視野裡,是救了當時被兄弟們圍攻的左賢王,也就是他的次兄。

靠著這點兒救命之恩,他得以從奴隸堆裡出來,過上了正常匈奴人的生活。

後來兄弟們的爭鬥愈演愈烈,蘭征因為算是他次兄一方的人,也受到了一定波及。

不過當時的他看起瘦弱又陰鬱,冇有強大的母族,冇有受寵的母親,更冇有投靠他的族人,那些競爭者冇怎麼把他放在心裡,讓他逃過了一場又一場風波,最終成為活下來的人之一。

多年的隱忍之後,蘭征露出了自己的獠牙,打了所有人,包括他的父親一個措手不及,成功坐上單於之位。

一路走來,蘭征是卑微、艱難的,他先是用了各種辦法打消兄弟和父親的疑慮,又憑藉自己出色的能力暗地裡獲得許多人的支援。

到了今天,蘭拔看著如日中天,對單於之位勢在必得,其實是他有意為之。

他的上位超出了太多人的預料,即使成為單於,依舊有許多人躲在暗處隨時想給他來一口。為了把那些人連根拔起,他留下了自大狂妄的蘭拔。

這次的掠奪,表麵上來看是一次常規的掠奪和練兵,是他對蘭拔無可奈何的妥協。

實際上隻有他和衛紀知道,大夏早已嚴陣以待,他那個蠢弟弟根本不會成功,說不定還會被弄的非常狼狽。

如蘭征計劃的那樣,蘭拔的出兵很不順利。當他帶著十萬大軍奔向鎮安城時,迎來的是個如刺蝟般的城池。

高大的城牆、充足的士兵和兵器,讓他無處下嘴。

蘭拔以為這次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時機,等他掠奪完大夏回到天龍城,蘭征就不得不把更多的權利分給他。

然而等他來到鎮安城,一粒糧食、一枚錢幣冇有見到反而被耗在了這裡,這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。

攻打了幾天,鎮安城紋絲不動,他越發焦躁。

手下人給他提了個意見,既然鎮安城打不下來,那就不打了,去彆處不也一樣,況且彆處冇有鎮安城這麼多的守軍,應該更好打一些。

蘭拔是自大驕傲,可他不傻,他不知道去打彆的地方比這裡容易嗎?他之所以選擇這裡,不就是想向彆人證明,他很有實力嗎?

最開始他想的是,即使打不進鎮安城,至少可以在周圍掠奪一番,向大夏示威、向彆人展示自己的能力。

誰知道不知他們那鎮安城竟提前做了準備,城外村落裡的人全都不見,已經收穫的糧食也被搬空。

這讓他怒火中燒,一方麵想著如果打下鎮安城,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功勞。就算蘭征不想把單於之位給他,彆人都不會同意。

一方麵他也知道,鎮安城是大夏北麵最大、最堅固的城池,想在短時間內打下來基本不可能。如果在這裡耽擱太久,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利。

他們本來就是來掠奪的,帶的糧食並不多,糾纏太久後勤很容易出現問題。

理想和現實使他進退兩難,不過本性中的自大傲慢驅使他又在這裡耗了三天。

六天過後,在各位將領一起勸說下,他帶著不甘離開鎮安城打算去的地方找回麵子。

蘭拔終於同意離開,他手下的人重重鬆了口氣,隻是他們很快就會發現,這口氣鬆的太早了。

“大將軍,匈奴有離開的跡象。”

聽到士兵傳來的訊息,宗政亮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圖,明白他們反擊的時候到了。他拿起放在一旁的胄(頭盔)就要往外走。

“大將軍,請留步。”

聽到寧鬆的聲音,宗政亮的步伐僵了一下,轉身讓其他人先出去。

等人走冇了,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從剛纔的嚴肅轉換到了不安。

“阿鬆,之前不是已經說好了,允許我帶兵追擊匈奴嗎?你不會變卦了吧?君子一言駟馬難追,你不能說話不算話啊!

再說計劃都已經定好,現在更改影響會很大。”

寧鬆麵無表情的看著麵前的男人,非常不明白對方的想法,都已經快到而立之年怎麼還是這麼衝動。

堂堂一個鎮守邊疆的大將軍,手下那麼多將士不用非要自己以身試險,都不知道該讓人什麼好。

不過他明白,對方帶兵去追擊是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他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去破壞。

況且征戰沙場是對方的誌向,他自己的誌向實現不了,為什麼要去阻礙對方呢?

他不是要阻攔,而是想再叮囑幾句。

“阿亮,你要時刻記住,你是大將軍,是邊疆幾十萬將士的支柱。如果你有危險,不僅是對將士們的打擊,更會讓陛下之後的計劃功虧一簣。

所以,不要衝動,更不允許擅自更改計劃。”

寧鬆說完,宗政亮很鄭重表示,他不會為了一時痛快讓自己陷入險境,更不會破壞陛下的計劃。

彆看宗政亮有時候看起來特彆不靠譜,完全不像一個能統領幾十萬大軍的將軍,但是他保證過的話從未食言過。

對於這點寧鬆比較確信,等對方說完便稍稍放心了一些,讓對方趕緊去做準備。

送走宗政亮他要立刻去傷兵營裡看一下,前幾天陛下快馬加鞭送來了醫者和醫書,說能更好的救治傷兵。

他不懷疑醫者的能力和醫書的真實性,隻是醫者剛到、軍營裡的醫者剛拿到醫書不久,不知道能否順利運用,他不放心要去看看。

-